第1505章 坦白-《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》
第(1/3)页
就在这时,县衙差役以“私藏流民”的罪名勒索凌雪。顾淮冷笑一声,亮出了户部勘合,说道:“在下奉旨查赈,诸位是想惊动御史台?”差役们见状,吓得连忙跪地求饶。
凌雪看着顾淮,心中充满了疑惑。顾淮看着她,缓缓说道:“我实为户部侍郎之子,因调查贪腐被追杀。”凌雪听后,心中一惊。她想起了妆匣里的断簪,拿出来仔细一看,发现上面刻着极小的“漕运账目”字样。
凌雪得知顾淮的身份后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开始反思自己一开始的动机,觉得自己有些自私和卑鄙。她决定向顾淮坦白。
在一个夜晚,凌雪向顾淮坦白了自己一开始救他是为了银钱的想法。顾淮听后,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发髻,说道:“我早知你非寻常村姑。”
不久后,陈青远中举归来。他看到顾淮与凌雪共骑,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。他怒斥凌雪“贪慕富贵”,凌雪被他说得愣住了。顾淮却嗤笑一声,说道:“他三年未归,你却连嫁衣都未绣——分明在等谁?”
就在这时,贪官带兵以“窝藏钦犯”的罪名包围了村子。凌雪毫不畏惧,举起火把点燃了粮仓,大声说道:“顾大人说过,烂谷子烧了才长得出新苗!”火光照亮了夜空,也照亮了村民们坚定的眼神。
顾淮的人马及时赶到,一场混战爆发。凌雪趁乱用鱼叉刺穿了县令的肩胛。顾淮看着她,眼中满是赞赏,说道:“这招‘浪里挑灯’倒是精妙。”
战后,顾淮交出了账本,请求凌雪随他进京。凌雪却拒绝了,她指着正在重建的村庄,说道:“此处有我承诺要养活的人。”
陈青远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携着《治水十策》投奔顾淮。凌雪将断簪塞给他,说道:“告诉户部,大渊的河要清,但百姓的血不能冷。”
三年后,凌雪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先生。她教孩子们识字读书,生活过得平静而充实。
一日,她收到了一个匿名包裹。打开一看,里面是半幅残卷,记载着崔家灭门真相。凌雪心中一惊,她知道,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。
就在这时,一位蒙面侠客夜访学堂。他将一封信交给凌雪,说道:“姑娘所钓之鱼,从来非池中物。”说完便消失在了夜色中。
凌雪拆开信,发现是顾淮的手书。信上写着:“吾已请旨彻查科考舞弊,若他日重逢,愿以真心换卿一笑。”凌雪看着信,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。
她将乌木钓竿抛入江水,涟漪荡碎了月影。身后传来孩童们齐诵《逍遥游》的声音,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希望。凌雪知道,自己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,而那根鱼线,将牵引着她走向未知的远方。
凌雪坐在洞房里,周围是一片喜庆的红色。然而,她的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不安。周家大郎咳血昏迷,婚礼的仪式还没结束,就被匆匆送回了房间。
喜娘在一旁念叨着“冲喜”的好处,可凌雪却觉得这一切像是一场闹剧。她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大郎,心中五味杂陈。在整理陪嫁箱子时,她发现了一个褪色的平安符,听周家的老仆说,这是二郎周行十年前出征前塞给兄长的。
大郎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,在那个夜晚,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凌雪守在灵堂里,泪水止不住地流。周行从边关赶回来,玄甲上还沾着血污。他走进灵堂,看到凌雪蜷缩在蒲团上,肩膀微微颤抖。
他走到凌雪身边,蹲下身子,将身上的披风解下,轻轻地裹在她身上。指尖相触的瞬间,两人都像是被电击了一般,同时缩手。就在这时,牌位突然倾倒,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,打破了这寂静的氛围。
周行回到自己的院子,看到了凌雪种在墙根的西府海棠。那娇艳的花朵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带着一丝温柔的气息。
从那以后,每隔三日,都会有半只烤野兔出现在凌雪的窗台上。凌雪知道,这是周行送来的。她心中有些感动,也有些好奇,这个少年将军到底在想什么。
有一天夜里,凌雪循着酒香,来到了校场边。她看到周行独自坐在那里,喝着酒,手中摩挲着断箭。月光洒在他的身上,显得他格外孤独。
第(1/3)页